close

快遞小哥(含外賣小哥)成為市場的關注點有很多方面的原因,辛苦、辛勞,不遵守交通規則,搶時間,資訊傳遞和失竊,“高收入”等等標籤化之後是市場開始對於快遞業的關注,而幾大快遞巨頭的上市,尤其是順豐的上市讓市場也看到了快遞業蘊含的巨大發展機會。一度時間,菜鳥和豐巢的“二選一”競爭也讓我們看到技術延伸之後,市場的爭奪也在向後臺轉移。如今,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小型辦公室出租、無人駕駛技術的快速反覆運算式發展,會不會率先衝擊的就是快遞行業?

 

無人駕駛都在搶跑

眾所周知,小型辦公室出租、無人駕駛的技術研發和巨頭投入一直處於快車道中,不斷地搏殺和相互競速,這也促成這個行業的發展或許會超越我們的預期,快速切入市場,進而對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影響。比如無人駕駛送貨車的出現,或許能夠在階段性的區域內替代現有的快遞小哥。我們可以設想的場景是,無人駕駛的快遞汽車拉著使用者購買的產品(貨物)送到你的社區樓下的智慧櫃子中,當然,無論是豐巢還是菜鳥的櫃子,都可以用機器人自身打開櫃子存放貨物,然後系統後臺自動給使用者發送驗證碼到手機終端,使用者回家之後直接在智慧櫃子裡就可以取到自己的貨物。貌似並不是不可能的。在這樣的背景下,也不用擔心自己的資訊被快遞人員看到或者洩露,一旦出現洩露問題,那就是平臺自身的問題了。智慧鏈條完全可以形成自己的閉環,當然,背後的資料存儲和積累也是平臺最大的財富之一了。

這樣的場景或許不再太遙遠了。因為現在的無人送貨小車已經開始出現,並悄然佈局市場了。當然,這一次還是以穀歌為系統支援的一種應用。不過,也有更多的AI企業試圖搶佔更多的市場機會。我們關注到,在矽谷也已經有公司開始使用這種技術進行貨物配送了。矽谷初創公司Nuro近期剛推出的一款無人駕駛汽車用於配送包裹。Nuro欲以攜手亞馬遜、UPS快遞和所有希望建立電子商務的零售商來打開市場,Nuro聯合創始人Dave Ferguson表示:“我覺得我們可以隨時隨地配送任何東西。我們喜歡稱它為本地傳送服務。”

Nuro的無人配送車重約680公斤,其中大部分重量來自為電動引擎提供能量的電池組。這輛車的長度和高度與傳統SUV大致相同,但寬度只有1米。每輛配車都將採用模組化的定制內部設計,可以運送約113公斤的貨物。雜貨商可以選擇貨架和冷藏設備;乾洗店可以安裝掛衣架;而電商平臺Craigslist也需要兩個空貨艙和幾條固定帶。此外,我們也關注到,福特也已經與達美樂測試配送披薩的自動駕駛汽車。2018年1月,豐田在拉斯維加斯推出了自動駕駛配送汽車,名為e-Palette的未來造型配送貨車已經與亞馬遜和必勝客建立了合作關係。雷諾-日產計畫在2018年9月推出一款無人駕駛配送貨車。

支撐平臺之爭還是巨頭真正在意的關鍵

近日,穀歌正式宣佈:將在2018年商業化其無人駕駛計程車業務。穀歌表示,2018年再次生產數千輛自動駕駛汽車,投入到計程車運營中去。去年11月,穀歌投入的試運營車輛是500輛,不到三個月時間,又增加了數倍;按照這個速度,未來街市上跑得都是無人駕駛車也未可知了。

按照技術積累的原理來看,穀歌能夠有那麼多無人駕駛車上路,說明谷歌無人駕駛的技術積累已經可以應對目前多變的道路交通“障礙”,能夠到了實際運用階段了。而這密密麻麻的無人駕駛計程車上路,也將給谷歌提供大量的資料回饋,讓其技術迅速改進。穀歌很快也將突破法律屏障。人類司機大約每行駛1—2億英里的概率裡會撞死一個人,因此,業界認為自動駕駛系統測試里程需要到2億英里,才能證明其安全性。

谷歌在今年商業化無人駕駛計程車業務,那麼,無人駕駛或許就是下一波科技革命的風口。可以預計的是,以後的汽車,其實更多是一個電腦+四個輪子。汽車本身就是自己的司機,自己找路開車到目的地;汽車也將是一個小型辦公室出租+購物中心+娛樂場所。你可以想像到的場景或許都可以出現。這已經是一整套智慧系統。無人駕駛技術,就是智慧汽車的底層作業系統,就像安卓是手機的底層作業系統一樣。誰掌握了無人駕駛技術並率先將之商用,誰就將佔領整個汽車產業和出行產業的制高點,成為智慧汽車時代的絕對霸主。

國內百度無疑也是這也的巨無霸企業,因為對中國交通和市場的熟稔,以及對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投入,這個市場無疑也是百度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未來這個市場的競爭或許會更加激烈。

我們同時也看到,近日有消息稱,穀歌母公司Alphabet的自動駕駛部門Waymo與汽車公司菲亞特克萊斯勒(FCA)達成協議,將購入約1000台型號為Pacifica的麵包車,並將於2018年底開始首次交付,該批車輛將用於開展無人計程車服務。Waymo早在2016年5月便開始與FCA合作,到2017年底共交付600輛Pacifica型號麵包車,該車型為插入式混合動力車型,Waymo與FCA的工程師直接合作在車中加入了自動駕駛的各項技術,該部分車型已經用於Early Rider計畫,該計畫面向大眾開放。不過,FCA是擁有無人駕駛技術的科技巨頭,與寶馬、英特爾和Mobileye有無人駕駛相關的合作關係,並非只有和穀歌獨家合作。

除了快遞小哥,長途車司機也“危機四伏”?

其實無人駕駛的另一個重點研發的區域就是卡車無人駕駛,特斯拉之前也在推廣自己的卡車無人駕駛技術,並且得到了沃爾瑪等企業的訂單支援。此外,我們也關注到,富國俱樂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旗下智庫“國際運輸論壇”(ITF)的前秘書長何塞•維加斯表示:“未來10年內,無人駕駛卡車在很多道路上可能成為常態。包括美國和歐盟在內的很多地區正在進行無人駕駛卡車的公共道路測試。卡車製造商正在投入鉅資研發自動駕駛技術,同時許多國家的政府在積極審議他們的監管規定”。

據悉,沃爾沃集團的一輛全自動駕駛卡車已經在瑞典克利斯蒂內伯格的一個礦區運行。最近,該公司還在中國展示了一輛完全無人駕駛的卡車,它可以在無需人工作業的情況下在投遞中心之間行駛。對於卡車製造商及其從事貨運業務的客戶來說,不再需要司機,顯然這會給微利的貨運行業帶來巨大好處。眾所周知,勞動力成本在公路貨物運輸總成本中的占比頗高,如果將來可以減少這部分支出,那麼對運輸公司無疑是一個利好。

更主要的是,自動駕駛卡車可以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合格卡車司機長期短缺。行業在總體上一直面臨司機招聘難的問題,長時間離家在外、在高速公路上連續好幾個小時的單調乏味的駕駛讓潛在雇員望而卻步。而自動駕駛車輛無疑將有助於運輸行業應對全球許多地區目前存在的司機短缺問題。或許完全自動駕駛卡車還有一個時間過渡期,但是卡車在司機的輔助下在一部分時間自動駕駛無疑還是非常臨近的,這對分擔長途運輸中司機的疲乏也是非常有助益的。

資料來源:搜狐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小型辦公室出租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雅婷 的頭像
    雅婷

    ss052365 blog

    雅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